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传媒学院教师赴西安参会 共探 AI 时代数字艺术发展新路径

2025.09.22

金秋九月,丝路起点西安秋意正浓。2025 年 9 月 19 日至 21 日,广东白云学院传媒学院教师李轩墨受邀赴西安美术学院雁塔校区,参加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数字艺术与动画专业委员会联合多方主办的 “智启新丝路 —— 人工智能时代的影像创新与数字艺术教育发展研讨会暨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数字艺术与动画专业委员会 2025 年会”。此次出差不仅是李轩墨代表学校参与全国数字艺术领域高端学术交流的重要契机,更助力学校对接行业前沿动态,为数字艺术专业建设注入新思路。

与会嘉宾合影

亲历行业盛会:见证数字艺术发展新起点

9 月 19 日,抵达西安美术学院后,率先参与参会人员报到,并利用会前时间参观了西安美术学院校史馆,深入了解该校在数字艺术、动画领域的办学积淀与实践成果;当晚,他还列席了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数字艺术与动画专业委员会工作会,提前融入行业交流氛围,掌握专委会年度工作重点与未来规划方向。

9 月 20 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行。现场聆听了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张阿利教授、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李伟教授的致辞,深刻领会到本次会议 “文化传承、技术驱动、全球协作” 的核心主旨,以及 AI 时代数字艺术教育转型与产业协同的迫切需求。开幕式上,“丝绸之路数字艺术创研中心” 授牌仪式与 “数字与动画艺术系列教材” 发布环节,让他直观感受到行业在文化数字化传承、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新进展,为后续教学实践积累了优质参考案例。

深耕专业分会场:分享白云实践,碰撞学术思想

作为广东白云学院与会的代表,李轩墨此次参会的核心任务是参与 9 月 20 日下午开设的 “AI 技术与影像生产创新” 分会场研讨(主持点评人为《电影评介》学术总监、湖北美术学院叶佑天教授)。该分会场聚焦 AI 对影像创作流程、技术范式的革新,是当前数字艺术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与广东白云学院数字艺术专业 “技术赋能创作” 的教学理念高度契合。

现场发言

研讨中,李轩墨结合学校数字艺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以《AIGC赋能经典文学动漫化转译架构研究》为题,分享了学校在课程体系中融入 AI 影像工具(如 AI 辅助分镜设计、智能调色)的具体做法:通过 “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将 AI 技术应用于短视频创作、动画片段生产等实践任务,既提升了创作效率,又培养了学生 “技术 + 艺术” 的复合型思维。他提出的 “AI 工具需与传统影像美学结合,避免技术异化艺术表达” 的观点,得到了分会场其他学者的认同 —— 西安邮电大学陈宇、刘贲,深圳大学汪若曦学者等纷纷与他交流,探讨 AI 技术在应用型院校教学中的落地难点与解决方案。

此外,李轩墨还认真聆听了分会场其他参会者的研究成果,重点记录了 AI 在影像叙事逻辑优化、低成本影像生产中的创新应用案例,为学校后续调整数字艺术专业课程内容、拓展实践项目方向收集了丰富素材。

满载收获归校:锚定发展方向,助力专业升级

为期三天的参会行程中,李轩墨不仅深度参与研讨,还主动与来自全国近百所院校的同行交流,建立了跨校学术联系网络;他还全程聆听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数字艺术艺委会副主任洪荣满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费俊教授等特邀专家主旨演讲,系统梳理了 AI 与数字艺术融合的前沿方向,尤其是 “人机协同创作”“文化遗产数智展演” 等领域的实践经验,为广东白云学院数字艺术专业对接行业前沿搭建了桥梁。

谈及此次出差收获,李轩墨表示:“本次会议让我清晰看到 AI 技术对数字艺术教育的重塑作用,也意识到应用型院校在培养“懂技术、有创意、接地气”的数字艺术人才方面的责任。接下来,我会把参会学到的行业动态、教学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入学校数字艺术专业的课程设计与实践项目中,同时推动学校与参会院校的合作,比如联合开展 AI 影像创作工作坊、共享教学案例库,助力学校数字艺术专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此次赴西安参会,既是广东白云学院积极融入全国数字艺术行业交流的缩影,也体现了学校对数字艺术专业建设的重视。未来,学校将以此次参会为契机,持续推动数字艺术领域的 “产学研用” 融合,为培养适应 AI 时代需求的应用型数字艺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图文/传媒学院 李轩墨)